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字体设计风格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字体设计风格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如何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?
关于这个问题,我的观点是,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的具体做法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:
第一,从零基础学习书法开始,就要先把自己追求的目标定下来,比如:具体学哪种书体,怎么去学,怎么入帖,怎么出帖,出帖后怎么创作书法作品,等等。
第二,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体的碑帖,坚持临写。先摹临,再对临,尔后视情况背临和意临。记住,要专工一帖!
(上图为秦篆《峄山刻石》局部)
第三,当把古帖上的字临到七分像时,在七分像的基础上加上三分自己的东西,就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啦!
第四,举例说明:
***如自己学的汉隶《张迁碑》,在创作书法作品时,《张迁碑》的用笔,结字等特点应占统幅的百分之六十,及百分之六十以上,章法要按传统的隶书章法进行布局,墨法要根据章法需要作适当变化。这样创作出的书法作品,让道内人一看,就知道是取法《张迁碑》,既有根,又有源,又有自己的个性彰显。这样不就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了吗。
如果自己学的是篆书,草书、楷书和行书,其形成自己书法风格的办法同上。
古代的书法家和近代,现代,当代的书法家都是这样走过来的。如:启功先生和欧阳中石都已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。当代楷书大家卢中南及“二田”,学的都“欧楷”,可他们写出来的“欧楷”,风格各不相同,关于这一点,大家一看就知道是谁的字。当代隶书大家张继和刘文华,同是专工隶书,但他们的风格也是不尽相同的。吴昌硕先生临习大篆《石鼓文》一生,最终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。王福庵的隶书作品也是别具一格的。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,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这问题很难回答,就谈下我个人的陋见了——
学了书法后,由于每个人的习性、和对书法的理解不同,于是,每个人也有明显的特征。
所谓的习性,在我看来是中性词,它受个人的性格、审美、握笔姿势等因素影响;
习性,有丑的一面,有美的一面。能被大众,尤其是书法爱好者接受,并喜欢的习性,那也是书法风格的一部分;
宋徽宗能创造出铁划银钩的“瘦金体”,又何尝不是他的习性,和个人理解所致?
但是,瘦金体的风格太强,可以欣赏、玩味,却难以实用,尤其是作为硬笔。这也是瘦金体难以流行的一个原因吧。
更多的是每个人对书法的理解不同,所形成的个人风格。比如——
看到庞中华的字:宽松、隶意,这是他的风格。这是庞中华临的魏碑较多缘故。
田英章的字:老辣遒劲、扛肩较大。田英章练的欧楷,欧楷扛肩力度都很大,这也影响到他的硬笔风格。
荆霄鹏的字:自然、流畅,适合日常书写。这正是他对硬笔行书的理解:气韵流畅、结体自然。
所以,每个人的习性不同、书法审美不同、书***底不同———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书法风格。
其实每一个书法***,如果你仔细观察他们的书法作品就可以发现,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法风格,哪怕是相同的字体,在写出来后,感觉都是不一样的。
要想要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,需要长时间的去揣摩练习,我们都知道书法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从刚入门的读贴、临帖,到后期的自我发挥,其实都是循循渐进的过程。
没有人一上来就创造了自己的风格的,哪怕是王羲之也是如此,他就是临摹了他人的书法作品后,加以创新才有了自己的风格。
要知道独特的艺术风格,是书法家长期临帖学习、创作到一定阶段的产物,而这其中也包涵了书法家个人学识,审美化以及人生态度的综合反映。
我认为1.要对古人有敬畏之心,毕恭毕敬,亦步亦趋,掌握其用笔、结字方法。要精于一体,兼涉它体。2.要象乞丐一样讨取各大家的长处,包括点画形态、结体。拆取他们字体中的自己感觉有用的“部件”,进行重新组合。3.也可结合自然物像,领略其中奥妙,如古人将“鼓蓬”、“壁坼”、“担夫争道”、“公孙大娘舞剑”、“鸾舞蛇惊”、“惊蛇入草”“雁阵惊寒”引入书法,使书法在用笔、情态上有豁然改进。4.在临帖阶段,自己要做古人的奴隶,创作阶段要‘’奴隶‘’古人。要有“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”的胆识。不要怕别人指指点点,不要让别人左右自己,佳境往往在险绝之处。
创作非常不易。自己生个别样面目的孩子,往往遭人指指点点,每个人欣赏水平不同,甚至有偏爱,评论容易,可是作者其中的艰辛,你很难体会到。
如何形成自己的书风?是每个学书者苦苦思索的问题!其实说起来比较简单,书风的形成,取决于自己的审美。如审美不俗,慧眼独特,汲原帖风神,再匠心独运,参入己意,加以发挥,便成自己风格。例如赵佶,用薛稷纤细之笔意,融入黄庭坚开张之体势,再加上自己的妙造,完美的瘦金书便横空而出,惊艳千年。
所以想形成自己的书风,就是四个字:巧学妙悟。不懂巧学,埋头苦干,纵磨穿铁砚,墨池尽染,依然未有自我。不能妙悟,虽寒暑不辍两鬓霜白,仍为古之隶徒!
那怎么能做到巧学妙悟呢?首先选字帖时,要选与自己性情相接近的书作,一边临学字帖的优点,还要能看出它的不足。待掌握其精华,再换别的字帖来增补本帖之不足。
例如郑板桥初学东坡先生之书,嫌其扁短,又学山谷,融入瘦长,遂翩翩有奇气。又参以隶书,杂以画意,新颖独特的六分半书,便歪歪斜斜的走入了书法史,向我们展现着它永久的魅力!
…
字体和性格有什么联系?
谢谢邀请。 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,是各人喜好问题。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也是各人心境、气质、眼光问题。上述三项如果都是相当好,那么选择自然也会高古一些,这是相互相存的事情。如果作者读书涵养高深,选择又会不同了等等。这类问题,我已经全部阐述了。
谢邀请!文艺创作有句行话:"风格即人。"人的书写字体肯定与性格有联系的,比如个性豪爽干脆者,用笔奇峰突起,往往折钩较多,落笔也利落;性格文静娟秀者,用笔较轻,笔法细腻,且还有临过贴的痕迹;名流签名一般花哨让人看不懂的艺术特征;不识字者写字总让人看出谦卑报谦的心态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字体设计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字体设计风格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